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教学管理    | 组织建设    | 师资队伍    | 实验教学    | 学术研究    | 学生工作    | 文档下载    
 
       栏目导航 >>首页>>组织建设>>学习园地

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自信
来源 :    作者:    日期:2012-09-06     阅读次数: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信念,树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自觉与自信,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与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所构成的复杂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是支撑民族复兴的强大支柱,是因为,这一制度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生产力发展要求并且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科学制度,是一种符合人类文明进步方向、既汲取了人类制度文明成果又能对人类制度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比较与竞争中所彰显出来的巨大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其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密切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国家统一与保证各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相结合,使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保证了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当家做主开辟了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避免了西方民主制度形式大于实质、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和效率低下的弊端,它与西方国家的多党竞选、三权分立、两院制有着本质区别。它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在本质上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权利,为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正确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应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决定了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不搞单一公有制,也不搞全盘私有化,从而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社会活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都进行了改革与调整,比如,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正确解决了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我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有效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相适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优势。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和建设中始终强调、一贯遵循的基本理念之一。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强调私有制和个人利益至上不同,我们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既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奠定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实制度基础。同时,为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制度,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民主与集中相结合,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高度的人民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统一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点,它保证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优越性的有效发挥。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既保证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的当家做主,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又为国家实现集中统一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其中,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设计,能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克服西方民主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弊端,提高决策效率;能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有利于中央政令统一、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自信

  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只有坚持高度的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才能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围绕打破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围绕打破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自主自觉地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

  第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遵循。一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就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能够始终沿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正确方向推进。二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完善,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形态,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前提。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节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将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可以预料和不可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中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要以解放思想为强大的思想武器。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制度上的每一个重大创造,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在当前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下,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取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和制度成就;才能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方针政策,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第三,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的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也不是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是体制创新,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也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扩大开放,在比较、鉴别、吸收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进一步在国际比较和竞争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第四,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全过程,才能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应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完善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民主恳谈制度等,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应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依法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上。(杜飞进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本页


常用链接  招生信息  |   学校首页  |   学生服务  |   校区班车  |   教师服务  |   电话查询  |   学校邮箱  |   图书资源  |  


版权所有:天津科技大学 48365365办公室维护 联系我们
河西校区: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邮编:300222 泰达校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29号 邮编:300457